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。孩子的许多优良品质、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、督促和帮助。我们都深知: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!”作为家长,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,但成长没有固定的模式,在抚养、教育孩子的道路上,我们都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,我们都在探索中前进,在困难中反思,找到最适合孩子发展和进步的家教之路。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徐雯茜的教育中的几点体会。   

一.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。

主持人董卿有这样一句话: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很简单。你就去做一个怎样的人。如果你希望在未来,他对你有爱也有尊敬,她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,就不要放弃继续成长的可能。”做为一名中学老师,我一直坚信看书是一个好习惯,读书能增长孩子的知识,开阔孩子的视野,丰富孩子的生活。这点也影响了徐雯茜。

1、言传身教,做好榜样。

我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看书,孩子做作业时,我不看电视、不玩手机,在旁边静静看书,有时是专业书籍,有时是小说杂志。当她有空,我们会看下各自喜欢的书,静享一段宁静的亲子读书时光。周末,我常常会和她去图书馆和书店,常德的新华书店、紫菱图书馆……都曾留下我们的足迹,那里书籍选择余地大,读书氛围也更浓厚。

2、共读交流,分享感受。

我们家凡是孩子看的小说、杂志,我也会跟着读一遍,还常常和她一起讨论书中情节、人物,我们一起看完了全套《哈利波特》,深深沉迷于JK罗琳描绘的魔法世界;一起看《雷锋的故事》,懂得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....此时此刻,我是如此幸福,我和我的孩子共同经历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,同样的情绪让我和孩子贴得更近,彼此没有隔阂,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。共读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快乐和感动,我们的共读故事一直在路上......

3、形式多样,激发兴趣。

有时,也会想一些办法来调动她读书的兴趣。她对《三国演义》一直不太感兴趣,觉得人物太多,情节太复杂,今年暑假,我们便先看了连续剧,理清了人物关系,弄清了故事情节,阅读障碍扫除了,阅读兴趣也被调动了,一个暑假时间,她便兴趣盎然地看完了三国演义全文。开学后时间紧,一有空,她还是会饶有兴趣地看上一两章。 也可以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,看完有趣的游记,我们的家庭旅游方案便为之制定。行完万里路,再读万卷书,又是不同的感受。

二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,远离电子产品。

爱玩是孩子的天性,在她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后,给他自由安排,玩耍的时间。所以,每天放学后,只要是不下雨,徐雯茜都会去学校操场打篮球。现在她还是班级篮球队队长。这是一项非常健康的兴趣爱好,既锻炼了身体,增强了体能,又释放了压力,还能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。有了这样的兴趣爱好,自然而然的也就不会沉迷手机或电脑游戏。

三、多陪陪会“瞬间长大”的孩子。

茜茜的爸爸在外地工作,我又是初中班主任,平时工作很忙,以前一直由外婆带在常德,周末才能见面,她的一句话戳中了我的心“妈妈,我读了四年幼儿园,你从来都没有参加过我们的亲子活动。有时候奶奶抱不动我,我们很多项目都没参加。”那一刻,再多的理由,也抵不过我那一刻的自责与后悔,孩子的成长,仿佛是一瞬间,错过了就是错过了,错过了再也无法弥补。从此以后,我决定,我一定要陪陪那个会瞬间长大的孩子。我把她接到了自己身边。每天做完作业后,她都会和我交流:自己的学习情况;班上发生的一些开心的事;遇到的困难。在这样的交流中,我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思想动态,也能有意识地引导。我非常珍惜这种温暖的“朋友式”的交流。

做为家长,学习上的陪伴是绕不开的话题。从小我就告诉她“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”,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,这次段考后,她觉得自己解题思路不开阔,每天放学后都坚持做三道奥数题,来训练自己的思维;要求她认真听讲,“门门过得去,科科不拔尖”的她绝非天赋异禀,一定要认真听讲,这是老生常谈,可也绝对行之有效;每次考试完后,无论大考小考,都会让她分析一下错误原因,并做好错题整理;有时间我也会看看她的书,听一听她的“科普”和“指教”。

比起知识,孩子更在意的,应该是父母对于学习的态度吧。

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我们只有用心陪伴过,用力托举过,将来才不留遗憾。愿我们的孩子,将来都有能力去征服星辰大海,愿我们的孩子,将来亦有情怀去征服满天繁星。

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