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忆那么多,怎么能被一颗心容纳?时间不紧不慢的走,记忆却在生根、发芽。回想父亲以往的形象,他是一个不善于交流的人。一直以来他对我的学习成绩和喜怒哀乐都不闻不问。我早已习惯,但他对我的爱是无声的、又是伟大的。

看着相机中2014年9月17日的照片,照片中的父亲一身白衬衫,小麦色的皮肤,一头乌黑的头发;眼神那么坚毅有力,看着就十分可靠。可如今,头上已经显而易见多少了许多的白发,鬓角已全白,脸上的皱纹越发深刻。眼睛也远没之前那么有神,九年的岁月带走了什么呢?带走了父亲充沛的精力吧。

父亲脾气不好,一句话不想重复说几遍,也不想让我们为他的事烦恼。记得我母亲同我说,那天父亲让职工去装车,将要发货的实验台搬到货车里,职工们做事拖拖拉拉。父亲发火了,他们也一身反骨,丝毫不改观。父亲只得亲力亲为。但是出了意外,可能是因为心中有一股火,所以做事没有以往细致了,有些毛躁。父亲装车的时候将实验台叠放起来时,实验台没有放稳、倒了下来。眼看就要砸到父亲,就算父亲意识到了也还是没能逃过这场意外。实验台的铁壳子划到了父亲的脚踝,划了好深一个口子,我只见照片中鲜血淋漓。这件事也并不是父亲告诉母亲的,而是舅舅告诉母亲的。

父亲对我是什么样的呢?圈紧又放纵。母亲比较严格,但有时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由着我去了。我的母亲给予我父亲的评价是“心血来潮了管我一下,平时就放任我。”我父亲的想法是“如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越管越没有用,现在反骨大得很,你说什么都不会听,除非那是孩子自己认同的一致的观点,与其将孩子圈得很紧,不如让他自己去试错,自己在生活中吸取教训。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记忆深刻。”

在我父亲的教育方式与引导下,我的父亲成为了我理想中的父母形象,每个人都应该活成自己的模样,而不是一直被束缚着,但当然也少不了家庭的正确领导。

人立于世,头顶天,脚踏地,不能一味地把自己裹在狭小的空间里,匍匐于地;要勇敢的站起来,感受天空的博大,主宰自己的命运,拥抱整个世界。

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