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昌中学小记者文雅欣报道:7月11日,桃源县交通运输局和湖南路桥集团联合举办了“见证大桥崛起,共筑桃源未来”媒体开放日系列活动。活动致力于搭建双向沟通平台,一方面展示工程团队的匠心建设成果与前沿建桥技术,另一方面回应公众对家乡发展的关切与期待。桃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和桃源县关工委小记者团带着公众的期待,深入沅水大桥建设现场,实地探访这座正在崛起的交通枢纽工程,感受建设者们的奋斗激情与科技创新的力量。

image (3)_副本.jpg

踏入施工现场,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在眼前展开:巨型塔吊挥舞着长臂,精准吊运建筑材料;工程车辆往来穿梭,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建设的交响乐。建设者们头戴安全帽,在各自岗位上专注作业。他们与刺眼的阳光交织,映照出一张张黝黑而坚毅的面庞,汗水从发间渗出,浸透了工装的每一寸布料。

沅水大桥拆除重建工程作为桃源县交通规划的关键项目,建设意义重大。项目建成后,对于优化区域交通格局、促进经济要素流通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工程分为重建桥梁和老桥拆除两部分,重建大桥路线全长2.063公里,预计于2028年6月8日建设完成。大桥左汊主桥采用悬浇连续梁,右汊主桥采用下承式系杆拱桥,桥面标准横断面宽度为21米,设双向四车道,建设高度较老桥升高约10米。项目施工工艺复杂、施工难度大、科技含量高。

image_副本.jpg

在参观过程中,项目负责人张龙飞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工程概况与进展情况。工程分为钢栈桥施工、桩基施工、承台施工、墩身盖梁施工、上构施工、旧桥拆除施工等六项工艺。目前,大桥已完成驻地建设和临时设施搭建;截至6月27日,西岸钢栈桥已全部完成,共336米,预留通航孔位102米;东岸钢栈桥共855米,已全部完成;桩基工程完成78根(总量169根,完成率46.15%)。为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,建设团队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创新工艺,例如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法等,建成后将是目前湖南省内最大跨径下承式系杆钢筋拱桥。

参观途中见到一处别致风景——“工人驿站”。走进驿站,空调送来阵阵清凉,饮用水、解暑药品等物资一应俱全。小小的驿站是工地里的温馨港湾,把对工人的关怀融进每一处细节,让拼搏的汗水也能洋溢出被重视、被守护的暖意,成为安全生产中最生动的注脚。它为工人撑起“清凉伞”,也让硬核的工程里流淌着暖暖的人文关怀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50712212523_副本.jpg

“新桥与老桥相比,有什么优势?”“在建设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,是怎么克服困难的?”“在汛期以及高温酷暑的情况下,怎么保障工程进度与安全?”在后续的“答记者问”互动环节,小记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,沅水大桥的建设者们也悉心为小记者们解答。

站在江边回望,我深刻认识到,从图纸到现实,沅水大桥的建设之路是中国基建人攻坚克难的缩影。每一根钢梁、每一块基石,都诉说着奋斗的故事,展现着人类挑战自我、超越极限的勇气和力量。随着工程的稳步推进,沅水大桥正逐渐从蓝图变成现实。建成通车后,它将成为桃源的新地标,为桃源的发展开启新的篇章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大桥早日建成,见证它为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带来的积极影响!

image (5)_副本.jpg
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