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源四中(漆河镇中学)小记者谢舒雅报道:9月16日第八节课,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团辅课在学校大会议室举行。本次活动以“阳光小镇”为主题,通过“撕纸条”等创新互动形式,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,提升自我规划能力。

课程伊始,李嘉仪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“撕纸条”活动。每位同学领取一张代表一天时长的纸条,需先撕去睡觉、吃饭等必需时间,直观感受实际可支配时间的有限性。随后,同学们在纸条上标注各项活动的占用时长,通过这种视觉化方式,大家惊讶地发现:看似漫长的一天,真正能自主支配的时间其实并不多。这种体验式教学,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具体可感,为后续的时间管理学习筑牢基础。

图片1_副本.png

紧接着的小组讨论环节气氛热烈。同学们围绕四个核心问题深入交流:一天中最终剩余多少自主时间?哪部分时间安排最合理?哪部分时间还能更充分利用?哪些时间浪费可以减少?在老师的引导下,同学们开始主动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。

图片2_副本.png

课程最后,老师指导同学们制定个性化时间管理方案。有的同学决定减少手机使用时间,有的计划优化作业完成顺序,还有的准备合理平衡课外活动与学习时间。这些具体的实施方案,让课程效果得以延续和落地。

图片3_副本.png

本次团辅课的最大特色,在于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。通过“撕纸条”这一简单动作,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具体可见;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传统说教模式,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悟、实现成长。课程还注重实践与应用,不仅引导同学们认识问题,更帮助他们寻找解决方案,将课堂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。“时间管理的本质是自我管理,”李老师在总结时说,“希望通过这节课,同学们能成为时间的主人,而非奴隶。”这节特别的团辅课,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合理利用时间的种子。
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