漆河镇中心小学小记者王铭伟报道:11月7日,上课铃刚落,钟老师便开启了早已预告的思政课——主题为“弘扬优秀家风之探寻优秀家风”的家风探讨。只见钟老师通过多媒体,将三封家书的背后故事一一展示。第一封是聂荣臻1922年写下的家书:“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,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。”周芷韵小声说道:“原来他不是为自己,是为了所有人能吃饱穿暖。”我忽然明白,这行字里藏着“大家”的分量。

图片1_副本.png

轮到《与妻书》时,空气像被轻轻攥住。“吾至爱汝,即此爱汝一念,使吾勇于就死也——”林觉民的话让陈李萱红了眼眶,她轻声说:“他不是不怕死,是爱让他勇敢。”我好像看见他站在起义的队伍里,背后是家人的灯,身前是国家的光。

图片2_副本.png

课后,同学们把感想写在便利贴上:有人画了红星,有人写“今天的笑,是他们的选择换来的”。我把自己的纸条贴在“责任”那一栏,忽然懂得:我们的书桌、操场和笑声,都是他们用信仰换来的。

图片3_副本.png

作为六年级的学生,我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——因为记住他们的选择,我们才能更明白自己的责任。

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