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展防侵防溺宣讲 关注“幼芽”健康成长
时间:2025-07-18 07:57:18 来源: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:通讯员 吕明沅 庞灿 张瑞霖
为响应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(2021-2030年)》中关于“健全儿童伤害防控体系”相关要求,守护乡村儿童卫生健康与安全教育,7月12日,合肥工业大学“鸿鹄学堂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柳川镇,开展防侵防溺“双守护”主题宣讲活动,完善“性别教育基础弱,儿童溺水防范难”的安全议题答卷,为乡村儿童的安全成长筑起坚实防线。
苗乡侗寨筑屏障
通过实地走访,团队发现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高,致使留守儿童数量众多、占比突出。
谈及儿童防侵害问题,村干坦言,村内不少儿童对身体敏感部位的防范意识薄弱,如果遭遇不当身体接触或言语骚扰时,往往不知如何有效应对。
针对这一痛点,实践团队精心设计了“防侵害”守护宣讲方案,通过认知与感受双重引导,帮助孩子们识别潜在侵害;同时梳理解析眼神、语言和行为的三大类危险征兆,助力孩子们跳出常见认知误区,综合判断潜在危险。
图为实践团队队员为加禾村儿童讲解“防侵害”知识。供图 徐浩桐
在团队设计的“口香糖黏黏黏”游戏中,孩子们模拟社交接触的不同情境,需独立判断是否遭遇危险。现场观察可见,参与的小朋友积极投入,面对模拟危害均能清晰表达拒绝,宣讲所倡导的安全理念得到了有效内化。
图为实践团队队员向小朋友提出“防侵害”模拟情景问题。供图 徐浩桐
清水江畔筑安澜
柳川镇坐落于清水江中游,年均降水量充沛,不少学生。
防溺宣讲开始时,当地小朋友询问团队,“我们很多人都会游泳的,为什么还要讲防溺水呢?”面对类似疑问,团队成员从解答问题的角度出发,援引真实溺水案例,情景化演绎意外遇险的不同可能,指出“静默溺水”的危害,为孩子们破除了关于溺水的8种常见误区。
针对当地复杂的水域环境,团队着重强调“主动远离危险水域”的根本原则,带领孩子们认真系统学习防溺水“六不准”规范;同时将岸上救援环节精准提炼为“呼叫伸抛”四字法则。宣讲中,团队进一步严令强调:未成年人必须严守“禁止下水救援”的安全底线。
图为南脚村儿童认真学习“防溺水”知识。供图 徐浩桐
活动尾声,队员们向孩子们逐一发放了特制的“防侵防溺锦囊卡片”,卡片清晰印有政府求助热线与紧急应对指南,确保紧急情况下可快速获取救助支持。
此次“双守护”宣讲精准锚定柳川镇儿童的安全需求,以具象化知识传递与互动体验教学为抓手,让防侵防溺意识深深根植于孩子们心中,为乡村儿童健康成长再添坚实保障,赢得了镇村两级组织、家长及儿童的高度赞誉与一致认可。
图为实践团队与加禾村儿童合照。供图 徐浩桐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