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风就是——一把标尺,丈量你与文明的距离。

——题记

家是最小的国,国是千万家,“德泽源流远,家风世泽长”。许多家庭更是以拥有和传承好的家风而自豪,姚明说他的家风是“诚实”,莫言说他的家风是“重视学习,与人为善”,傅雷教育孩子要“德艺具备、人格卓越”……在漆河镇重阳村这个普通的小家庭里,我家的传家宝就是“节俭”,据《化书》中的说法“节俭”可是家风中的精髓!

小时候奶奶和我们住在一起,每次做饭她总是根据家里每个人的饭量做得刚刚好,爸爸每次盛饭的时候也都是把电饭煲刮得很干净。听妈妈说她刚开始有点不习惯,因为外婆家都是煮得比较多,剩下吃不完的就倒了给鸭子吃,而现在家里浪费的也不多觉得没必要这么节俭。爸爸说他从小他就是农民家的孩子,明白老一辈种田的辛苦,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,在镇上也不养家禽倒掉就很浪费。

后来妈妈也慢慢理解了爸爸做法,在这个物质虽然丰富的时代,更应该拥有“惜福”的心态,看着香喷喷的白米饭,看着青翠欲滴的青菜,看着新鲜美味的鱼肉……哪里会舍得把他们倒入垃圾桶。后来即使奶奶没和我们住的时候,妈妈也继承了奶奶的一些优良习惯:买菜时不一次买太多,避免不新鲜扔掉而浪费;做饭的时候根据大家平时的饭量来做,如果有人当天没胃口也会提前说,妈妈就会少做一点。心灵手巧的妈妈更是荤素搭配,色香味俱全,我和弟弟两个每次都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,一粒米不剩,在我们家节俭是美德,浪费才是可耻的。

家里“节俭”的家风除了在餐桌上,也表现在学习上。很多人肯定想不明白吧,为何在学习上还要“节俭”呢?

  其实,我从1岁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买书给我看了,家里的书架上也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。上小学后为了更好的学习,很多同学家里都会买各种各样的配套练习册和辅导,但是妈妈只会精挑细选给我买一套合适我的练习册,因为她认为买太多也没时间做太浪费。不过确实如此,有时候即使只买了一套我也有没做完的情况,对于这些“过期”的练习册,节俭的爸爸还是会在假期让我做,说是当复习用了!还有一些书和练习册也像传家宝一样送给弟弟,在我们家把它叫做“知识的传承”。

曾经我也问过妈妈,我们家属于贫穷还是富有?妈妈告诉我,我们家属于小康,每一分钱都是爸妈努力挣来的,但足够我们合理使用,该花钱的地方就花,不该浪费的地方我们也不能浪费。我和弟弟手上各自都有不少零花钱,有一部分零花钱还是我们搜集家里的可回收物品卖的钱,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挣到钱还环保我们都很喜欢,但我们也习惯学爸爸妈妈一样合理的使用零花钱,因为节俭不论富裕与否。

  节俭的光芒照耀在生活中,教会我们学会珍惜粮食、节约能源、保护环境;节俭的光芒闪烁在思想上,教会我们抵制盲目攀比心理和铺张浪费的风气。古时诸葛亮诚子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,做为现代的中国少年我更要以身作则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随手关灯,及时关闭水龙头,主动践行“光盘行动”,适度消费……把我家“节俭”这一个传家宝一直传承下去。
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