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犹如海上行船,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,否则,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。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,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,而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行为上。人才的塑造,往往离不开其家庭的教育,正所谓“有其父必有其女”。
   高尔基曾说过“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,可是,要善于教育他们,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,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”。我很庆幸,我拥有一位争做“时代弄潮儿”的父亲,他具备育人的两大基本条件,可谓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。
   我的父亲是十分注重教育的,这简单的二字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,更兼并品格的修养。每每当我因成绩的不理想而气馁时,他会用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来鼓励我;当我因拥有了新买的鞋与衣而趾高气扬时,他会用苏轼的朴素而又旷达的胸怀——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!一蓑烟雨任平生!”而来警醒我做一名“两袖清风”的中学生。
   不仅如此,他也是名心中有国的忧国人士。父亲一向喜爱历史,他不佩服聪明绝顶的诸葛亮,而是喜爱尽忠报国的岳飞,崇敬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郑板桥。他说:“别看现在中国正在崛起,但‘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'。”亦使爱国的种子从小便埋在我的心田间,让我心中有座秤,做到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以此促使我更好地投身于学业之中,成国家之栋梁。在《兰亭集序》中父亲最爱这一句: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驰骋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探观生与死,亦了时光之珍贵,因为我的不自律,他教育我要珍惜时光,奋发有为,不要给人生留下太多悔恨和遗憾。乃“今日不做,今世就会空待,成为明日黄花,时空日日过,何曾停留过,猛回头,时光再难回。”父亲的文艺“劝学”让我不敢马虎,立志今日事今日毕。
   父亲是如此爱国的人,愿为之鞠躬尽瘁;他又是如此自律坚定的一个人,愿积跬步以至千里。
   当然,父亲向后回观历史,同时向前展望未来。我犯错后,他使用陶行知四颗糖的方式改变我,一颗代表着尊重,一颗代表着诚实,一颗代表着正义,一颗代表着知错就改。用委婉的方法,给予我台阶下,让我领会他的宽容。当然,在空闲之时,他也会邀请我一起观看热点新闻,感慨大众之中的微尘星光,赞扬感动中国的时代楷模,引领我与时代与之共进。
   父亲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深深影响着我,使我从过去的粗鄙之人变得知书达理,让我褪去稚嫩的壳模,感受不同时代不同人的丰功伟绩。我想,有其父必有其女,成为父亲的女儿是我的荣幸,我愿被每天的书香气息所淘冶,爱听每天一段紧跟时代的热点材料。文化是生命的表达,跟着父亲,我领略了文学的风情万种,知道了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,讽刺官场入骨三分的吴敬梓,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蒲松龄......
   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书香溢散处。但愿我与父亲一样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一起“仰天大笑出门去”,争做时代的“领头人”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