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下白头人
时间:2023-05-20 10:00:06 来源:桃源县漆河镇中学 作者:徐艳 指导教师:黄艳军
前不久,心血来潮,我询问了母亲人生中比较记忆深刻的一些事情,她告诉我,她做手术那几次,她的母亲,夜以继日地陪伴在她的身边,照顾她。
她的母亲给予了她生命,也给予了她关怀,亦给予了她最珍贵的爱。
外婆这个词,在我的固有印象里,就是一个和蔼可亲、心思细腻的形象。
我的外婆,现在已经70岁了。但她这一辈子,就是在一个小村子里,与他的丈夫生活在一起,一栋平房,几只家禽,便是他们的“归宿”。外婆没有智能手机,也没有去过大城市。她没有读过多少书,几头牛占据了她的青春时光。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,她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。
她和外公共同经营着几片农田,初夏播种,深秋收获,他们紧靠着这些微薄的积蓄度过了一年又一年。
母亲说,在她出生之前,她就有两个哥哥。当时没有计划生育,一些家庭生多少孩子都无所谓。外婆也并没有考虑那么多,多一个人多一份力,家里就多一点“希望”。
母亲早早便没有上学了,很早就步入了社会。和我父亲结婚后,生下了哥哥。在修了房子之后,我便出生了。但由于第一胎是男孩儿,生下我的时候还罚了款。每天“东躲西藏”,因而落下了病根。
据母亲描述,外婆怕她又受那么大的苦,于是提出剖腹产。母亲为了记忆力不受太大的影响,于是选择了局麻。全程清醒,靠意志力熬过了这场“考验”。
母亲说,术后感觉很疼,下不了床,起不了身。他的丈夫一人照顾不过来,因此,外婆便来了。
她说,她记得她母亲说过,“看见自己的亲骨肉这么疼,她也有剜心般的痛”。
外婆来到医院后,便担起了照顾她女儿的责任。
外婆每每雄鸡破晓时便开始忙碌。外婆的面庞如今已沟壑不平,眼角的笑意却也总是不止。
她每天早起去做早餐、洗衣服,给她的女儿按摩,以便让她更舒服一点。外婆的爱是无所不在的,是热烈质朴的,亦是朴实无华的。在那一段时间,外婆似乎更沧桑了,但她依旧还是那乐观模样,笑口常开。
“多笑笑,总会好起来的。”这是外婆常挂在嘴边的话语。
虽然有乐观豁达的心态,但不好的事情不会因为“乐观”而止步。
我的母亲因为先天性鼻中扭曲,“流鼻血”便成了她的“家常便饭”。在2016年的某天,我的母亲又流鼻血了。但与往日不同,这次鼻血没法止住,于是便连夜进了医院。
听母亲说,外婆知晓这个消息时,昔日的笑容在一瞬间凝固。外婆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,见到病床上虚弱的女儿,千言万语都化为一个拥抱。外婆的脸上写满了担忧,眼角红肿,泪痕清晰可见。
我的 母亲不得不做手术,她的面庞因为失血过多而略显苍白。往日的光彩照人现已凝聚于纸巾上那已干的血液。日益消瘦的面庞,在外婆眼中,是何等得“折磨”。
“ 雨中黄叶树 ,灯下白头人”。
在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后,外婆的“焦急担忧”清晰可见。
她在医院的过道上踱来踱去,心里笼上一层愁云,袭过一阵揪心的疼痛。
所幸,手术顺利,悬着的心终于沉了下去。
无论何时,外婆总是将自己的女儿放在首位。她虽不是什么伟大的人,但她是一位好母亲,亦是一位好家长。
我的母亲说,外婆虽然没有什么学历,没有什么文凭,但外婆知道,她的女儿是她的骨肉,是她的“心灵归宿”,亦是她的家人。
在我眼中,外婆便是一位好家长。
上一篇:爱学习的妈妈
下一篇:润物细无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