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常说:家是最小国,国是最大家。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否,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,更关系着我们国家的未来。

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公式:“5+2=0”,即5天的学校教育很有成效,可如果2天的家庭教育没跟上,孩子的教育又会回到原点。在所有的教育中,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作用。那么该如何来理解家庭教育呢?以下是我的一些浅显的探讨。

1、革新。
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是孩子的一面镜子。孩子从呱呱坠地,就开始自觉而不自觉地观察并模仿我们的行为,有教育家说过:“不要以为只有在同孩子谈话、教训他、命令他的时候,才是教育,生活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教育。”身教永远大于说教,我一直相信家庭教育是真正可以影响到孩子的,这个不光是家长天天在家里教孩子什么,更主要的是家里的话题主题都有哪一些,心理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,他们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有直接正相关,可能有些话题孩子并不能听懂,但是这些话题在他的童年时代一直潜意识的运行着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。即使同样的种子,不同的土壤也会长出不一样的树苗,所以我想,我们在呵护小苗成长的同时,也要让自己变成一块肥沃的土地,革新自身的教育观念。

2、尊重与鼓励。

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:“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”。现在心理科学已经发现,一个成年人身上所有的问题,差不多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。不打不成才,一打分数来,棍棒底下出孝子,这样的观念是不值得我们提倡的。都说最糟糕的家庭教育就是:没有身份平等,却埋怨孩子内向懦弱;不懂尊重,却一味要求孩子唯命是从。父母应该把儿童看作平等的人,有独立个性的人,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:尊重童年,鼓励孩子。帮助孩子树立自信,帮助孩子找到自己。尊重孩子对某事的正面感受和负面感受,在意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,不嘲笑孩子的梦想,不把他们的丑事说给别人听;鼓励孩子去尝试,即便经常把家里搞得一团糟,但可以消除他对未知的畏惧感;教他求助,自己搞不定的时候,挫败感到来之前还有求助这个选项,减小对挫败的抵触感;鼓励纯粹的娱乐,忘我地快乐是一种稀缺能力,越长大越需要。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,这也许是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,每当回忆起来,都感觉温暖,都会在成年后的生活里更加坚强。

3、陪伴。

有句话说得好,爱是最好的教育、陪伴则是最长情的告白。今天的孩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、思想多元化的时代,小学生接受的信息都是最新的、前所未有的,相比家长的小学时代表现更成熟,学习压力也更大了,作为家长应该看得见孩子的不同情绪。这样,孩子才会亲近家长,愿意同家长交流,家长的教育策略才会得以有效实施。陪伴当然不是叫我们做做饭菜,还要加强监督学习和情绪管理,多跟孩子聊聊天,不只是聊学习,也可以聊聊孩子感兴趣的。在平时教育里,我们不要成为孩子的boss,要努力成为孩子的咨询师、陪伴着,告诉孩子选项有哪些,分析每个的利弊是什么,会给孩子反复解释利弊,但是最终会让孩子自己决定。孩子会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,结果是被自己掌控的。陪伴对孩子很重要,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。

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。少年时,我们为人子女,在父母的影响下迈开了人生的脚步;中年时,我们为人父母,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人生。家庭,永远是孩子真正诞生与成长的摇篮。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,做父母的爱自己的孩子,从来不是有意愿就够了,更要求我们切实付诸行动。

 


0